寻找工匠精神:紫砂妙手汪寅仙(第八期)【5】

【查看原图】
1973年,汪寅仙凭借出色的紫砂制作技艺,进入了当时的紫砂厂研究室,负责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在此期间,她受到了紫砂泰斗顾景舟、花货大师蒋蓉等多位老艺人的指点,在紫砂艺术上不断精进技艺,成为了制作既能制作光货又能制作花货的“多面手”。1974年,她设计制作的《紫砂葡萄杯》被送往葡萄牙、加拿大等国展览,后被选为邓小平访问日本的礼物。197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宜兴开设了陶瓷造型训练班,汪寅仙主动报名,脱产学习了11个月。“过去就知道跟着师父一起埋头做,但是为什么这么做,其理论根据到底是什么,并不知道。通过那次学习,我对造型方面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眼光也提高了很多。”不久,她就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把仿制“桃杯”时候的理念与手法延伸开来,设计创作出许多桃子造型的茶壶,开拓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在花货的题材选择上,汪寅仙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走进田间地头,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素材。“制作花货的时候,就要把大自然的真善美浓缩到作品之中,把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表现出来,必须做什么像什么。”汪寅仙以写实的手法将自然之美刻画在花货之上,仿真形象惟妙惟肖。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她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尽量保持着紫砂特有的光滑质感,不求颜色与实物相同,而是在局部做色彩处理,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1973年,汪寅仙凭借出色的紫砂制作技艺,进入了当时的紫砂厂研究室,负责紫砂壶的造型设计。在此期间,她受到了紫砂泰斗顾景舟、花货大师蒋蓉等多位老艺人的指点,在紫砂艺术上不断精进技艺,成为了制作既能制作光货又能制作花货的“多面手”。1974年,她设计制作的《紫砂葡萄杯》被送往葡萄牙、加拿大等国展览,后被选为邓小平访问日本的礼物。197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宜兴开设了陶瓷造型训练班,汪寅仙主动报名,脱产学习了11个月。“过去就知道跟着师父一起埋头做,但是为什么这么做,其理论根据到底是什么,并不知道。通过那次学习,我对造型方面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眼光也提高了很多。”不久,她就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把仿制“桃杯”时候的理念与手法延伸开来,设计创作出许多桃子造型的茶壶,开拓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在花货的题材选择上,汪寅仙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走进田间地头,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素材。“制作花货的时候,就要把大自然的真善美浓缩到作品之中,把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表现出来,必须做什么像什么。”汪寅仙以写实的手法将自然之美刻画在花货之上,仿真形象惟妙惟肖。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她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尽量保持着紫砂特有的光滑质感,不求颜色与实物相同,而是在局部做色彩处理,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来源:人民网-图说中国  2016年07月13日07:50
分享到:
(责编:王初、李璐颖)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