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工匠精神:紫砂妙手汪寅仙(第八期)【4】

【查看原图】
汪寅仙勤学刻苦悟性又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传统花货的制作技艺,可以独立制作造型各异的紫砂壶了。但真正让汪寅仙领会花货制作奥义的,得属一只“桃杯”。1959年,汪寅仙随朱可心前往南京博物馆参观,见到了馆内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明末清初的“圣思桃杯”。这个紫砂杯以肥硕半桃为杯,桃尖作流,妙趣天成。令汪寅仙没想到的是,厂里居然从博物馆借来了这个圣思桃杯,命朱可心仿制,让汪寅仙在旁学习。“汤碗大小的桃杯之上,有着14片疏密有致的桃叶、大小不等的桃子以及一枝怒放的桃花,精致得犹如一幅工笔画。要仿制到位,难度非常高。”朱可心每制作一张叶子,汪寅仙就在旁边仔细观察,并且自己跟着也捏一张。“那时候,他(朱可心)真的辛苦得不得了,有时候做到凌晨一两点,甚至听到鸡鸣才松手。那会儿天气也冷,没啥取暖设备,他就穿着一件棉衣,用长长的围巾搭在肩颈上。又冷又饿的时候,就用白酒就蘸了酱油的豆腐干吃,取取暖提提神。”经过四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努力,圣思桃杯终于仿制成功!老一辈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和高超的制作技艺让汪寅仙受益匪浅。这段时间的学习,也让她在花货的制作技艺和造型研究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为日后设计制作积累了经验。后来,汪寅仙多次独立成功制作出圣思桃杯,这让她在陶瓷界声名鹊起。1962年,她制作的“桃杯”走出国门,被送往莫斯科进行展览。
汪寅仙勤学刻苦悟性又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基本掌握了传统花货的制作技艺,可以独立制作造型各异的紫砂壶了。但真正让汪寅仙领会花货制作奥义的,得属一只“桃杯”。1959年,汪寅仙随朱可心前往南京博物馆参观,见到了馆内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明末清初的“圣思桃杯”。这个紫砂杯以肥硕半桃为杯,桃尖作流,妙趣天成。令汪寅仙没想到的是,厂里居然从博物馆借来了这个圣思桃杯,命朱可心仿制,让汪寅仙在旁学习。“汤碗大小的桃杯之上,有着14片疏密有致的桃叶、大小不等的桃子以及一枝怒放的桃花,精致得犹如一幅工笔画。要仿制到位,难度非常高。”朱可心每制作一张叶子,汪寅仙就在旁边仔细观察,并且自己跟着也捏一张。“那时候,他(朱可心)真的辛苦得不得了,有时候做到凌晨一两点,甚至听到鸡鸣才松手。那会儿天气也冷,没啥取暖设备,他就穿着一件棉衣,用长长的围巾搭在肩颈上。又冷又饿的时候,就用白酒就蘸了酱油的豆腐干吃,取取暖提提神。”经过四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努力,圣思桃杯终于仿制成功!老一辈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和高超的制作技艺让汪寅仙受益匪浅。这段时间的学习,也让她在花货的制作技艺和造型研究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为日后设计制作积累了经验。后来,汪寅仙多次独立成功制作出圣思桃杯,这让她在陶瓷界声名鹊起。1962年,她制作的“桃杯”走出国门,被送往莫斯科进行展览。
来源:人民网-图说中国  2016年07月13日07:50
分享到:
(责编:王初、李璐颖)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