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碰到侬了嘛!今朝想吃点啥?红烧划水还是水晶虾仁?”沪港列车餐车主任殷娟媚笑语盈盈地手握小本子熟练地在为旅客点菜。“许多老客人一直坐我们的车,大家都熟悉了,他们要吃什么我心里都有数的。”
1997年5月19日,沪港列车正式开行,当时30岁的殷娟媚作为乘务员中的精英代表,被客运段任命成为第一批沪港列车乘务员。开行前,车队还对首批乘务员进行了封闭式培训,着重培训粤语、提升服务等技能。“不少年纪大的客人,不会说国语,只能说粤语,所以我们需要用粤语与他们对话。”殷娟媚回忆在沪港列车上的二十年,感慨万千。“眼看着有个乘客从小毛头变成了小伙子,他现在每次坐我的车,都叫我一声‘阿姨’。”
二十年时代变迁,有着许多“变”与“不变”——“58元的水晶虾仁、28元的红烧肚档……时代在变,但我们餐车上这些菜的价格在这二十年里几乎没怎么变过。许多老客人都非常喜欢吃,每次来都会点这些招牌菜。我记得有个美国的女客人,特别爱吃我们朱师傅做的鱼头汤,每次上车第一句话就是问朱师傅在哇。”几乎未曾变化过的菜价,加上始终不变的贴心服务,让沪港列车成为了不少乘客心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一路的风雨同行也让餐车里的列车员们亲如一家人。“其实这二十年来,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反而跟同事在一起的时间多。大家现在都是姐姐妹妹这么叫的,就像一家人一样。”岁月如梭,一眨眼殷娟媚即将从沪港列车上退休,性格开朗的她笑着说:“这下好了,退休后我终于可以陪家人了,也有更多空余时间了,多开心啊!”转而眼神中又流露出了不舍,“其实还是有些不舍得的,毕竟这么多年了。”(王初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