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山东省海阳市赵疃村87岁的地雷战老民兵赵仁兴,在自己的家里向大家介绍地雷战打鬼子的故事。
“1943年,我还在学校上学,我们赵疃村民兵队的赵守福大哥见我机灵有学问,就鼓动我参加了民兵爆破队。1943年晚秋,盘踞行村的日寇要到寨头村扫荡。在日寇经过赵疃村回据点时,我们民兵队长赵同伦和赵守福、赵乾江还有我们几个民兵,在村东的青纱帐埋下了两颗大地雷,敌人经过时全部踏响,共炸死炸伤鬼子13人。”
赵仁兴说:赵疃村是电影《地雷战》中赵家庄的原型,电影里的“爆炸大王”赵虎就是以赵疃村民兵赵守福、于化虎等为原型塑造的。“参加民兵爆破队后,我放下了学业,天天和赵守福、于化虎以及村里的民兵研制地雷,在战斗实践中我们发明和制造了踏雷、绊雷、水雷、慢雷、子母连环雷等数十种地雷,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赵仁兴回忆说:“赵疃村之所以能成为‘地雷村’,是因为1942年日寇在行村镇设立据点,派驻了一个小分队,并在离赵疃村4公里的土木山上安置了瞭望哨。鬼子往返都必经赵疃村,我们靠连环雷、葫芦雷、滚石雷等10多种地雷,让鬼子吃了数不清的‘铁西瓜’。
赵仁兴回忆说:“1944年,在八路军和民兵们的联合打击下,行村一代的日本鬼子处处挨炸,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轻易出动。一天夜里,赵守福全身抹上黑泥,背上三颗地雷,在日伪军必走的西门、南门、北门分别埋下一颗地雷。第二天一早,日伪军一开门,三颗地雷几乎同时爆炸,十几个敌人上了西天……”
赵仁兴说:“1944年秋天,我和爆破组的6名民兵一起,在赵疃村西南的麦地里布下了地雷阵,专门炸那些下乡清乡和抢老百姓粮食的鬼子。一次,一个大佐带着一大队鬼子全副武装向着赵疃村奔来,我们巧妙地将地雷阵进行了修饰,日本鬼子根本发现不了眼前的庄稼地就是地雷阵,他们骑着大洋马,威风凛凛,结果,地雷阵在鬼子们中间开了花,日本大佐当场被我们埋下的地雷炸死……”赵仁兴说“为了打鬼子,我们民兵队全都豁上了。我两次受伤,伤好了之后,继续埋地雷炸鬼子!”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和地雷战的成功与普及,在赵疃村地雷战的示范带领下,海阳地雷的花样不断推陈出新,地雷战的战术也由战术防御改为主动进攻。“民兵们根据地形发明了很多品种,有连环雷,专门打敌人的中队,从头响到尾;有水雷,鬼子们在陆地上被炸怕了,改走水路,民兵就把葫芦割开放进地雷,再用蜡密封,放在河道里;还有滚石雷,把地雷藏在乱石堆里,敌人在上面休息的时候,连雷带石头,把鬼子打得不轻……”说起地雷,赵仁兴激动万分。(韩加君/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上一页 | 下一页 |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4]2108-308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039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